東南網11月26日訊(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卞軍凱 通訊員 毛晨熙)近段時間,福清在一張張彰顯高質量發展的榜單上頻頻亮相:入選2021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“十強”縣(市)、經濟發展“十佳”縣(市);在2021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中上升到第13位;在首次發布的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縣榜單中,排名全國第16位。 一次次上榜的背后,是福清產業強勁發展帶來的經濟實力躍升——按照“扶引大龍頭,培育大集群,發展大產業”的思路,以“延鏈補鏈強鏈”為路徑,推動產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。2020年,福清地區生產總值、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突破1200億元和2000億元,“五個一批”、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持續領跑福州。 延鏈補鏈強鏈,產業發展邁向新高度 18日,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46臺風機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。該項目是福建省重點建設工程,總投資約60億元,裝機容量299.2兆瓦,年發電量超過11億千瓦時。 與此同時,距離海上風電場不遠的陸地上,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。園區匯聚金風科技、東方電氣等海上風電產業知名企業,讓福清風電產業的鏈條越拉越長。 就像一臺風機“長”出研發、制造、發電、維護等產業鏈一樣,突出鏈式運作,實行集約發展,不斷做強做大產業鏈條,在福清產業發展布局中蔚然成風。 依托龍頭企業萬華化學就近的原料和技術優勢,江陰港城經濟區正在謀劃一盤延鏈補鏈強鏈的新棋局:在園區西部,布局異氰酸酯產業鏈一體化項目;在園區東部,布局碳二、碳三及下游精細化學品、聚氨酯樹脂等項目。同時,在產業鏈上下游,正在洽談引進大型煤氣化項目及深加工項目。上下游聯動,全產業鏈布局,將給力千億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加快崛起。 高效服務給力,項目攻堅跑出加速度 今天的項目,就是明天的產業。 今年1月至9月,福清市開工億元以上“五個一批”項目70個,總投資495.9億元。在2021年全省第一季度、第三季度“五個一批”考評中,福清市兩次位列全省第一。 三個季度,兩次第一,“福清速度”從何而來? 刷新項目交地的速度、加大推進項目的力度、攻克驗收投產的難度……今年以來,福清在要素保障、審批提速、服務上門等方面全方位發力,打通項目從簽約落地到建成投產的全周期保障、全鏈條服務。 結合“攻堅120天”專項行動和“千名干部進千企”活動,福清推出流動政務服務隊、首席服務官、云代辦、“福清服務企業”APP等一系列創新舉措,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。 在江陰港城經濟區,萬華化學下游項目——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,在政府部門“服務小分隊”的助力下,從簽約到交地,僅用了兩個月時間。 當項目推進遇到困難時,首席服務官迎難而上。宏業化工項目就享受到這樣的待遇——因罐體審批問題,項目遲遲無法完成驗收和投產,首席服務官得知情況后,牽頭有關部門召開“云集中審批會”研究,短時間內就攻克難題。 此外,圍繞新項目落地需要,福清全力保障供電、供水、供氣,實行公用行業“一窗受理”“一張表單”“一套指南”,市政工程接入全程辦理時限縮減至7個工作日。 |